涂片及染色的知識
更新時間:2020-11-30 點擊次數:6440次涂片及染色的知識
涂片及染色是微生物學的基本技術,也是觀察細菌zui簡單且行之有效的方法。通常情況下,由于細菌個體較小,較透明或半透明,如未經染色往往不易觀察識別。因此借助于染色法可使細菌著色,與視野背景形成鮮明對比,從而易于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。
注意事項:
(1)載玻片要清潔無油污,否則菌液不易涂開。涂片時取培養物宜少,培養物涂層宜薄,涂層過厚則不易觀察細菌形態。
(2)干燥和固定時,玻片不能直接在離火焰很近的位置上烘烤,否則會破壞細菌形態并使之變形,影響觀察結果。
(3)觀察時如需用到油鏡,油鏡檢查前玻片應*干燥,觀察后要將油鏡用擦鏡紙等*擦拭干凈。
簡單染色法即只用一種染料對涂片進行染色,該法簡便易行,適用于菌體的一般形態觀察。通常情況下由于細菌菌體多帶負電荷,易和帶正電荷的堿性染料結合而被染色,因此常用堿性染料進行簡單染色,如美藍、堿性復紅、結晶紫、孔雀綠、番紅等。所有的苯胺染料,均可用來做簡單染色法的染色劑。在進行染色之前的制片過程是影響染色結果好壞的關鍵性步驟。
制備細菌染色片一般要經過涂片、固定、染色、水洗、干燥等步驟(見下圖),然后用顯微鏡,甚至油鏡觀察。
(一)涂片
取一干凈的載玻片,滴加一小滴蒸餾水于載玻片中央。按無菌操作要求,接種環經灼燒滅菌,待冷卻后用接種環從菌種試管斜面上(培養皿表面)挑取少量培養物(不要挑破培養基),置于載玻片上的水滴中,與水混合并輕輕涂布成直徑約1cm左右的均勻薄層。操作完成后,接種環要再經灼燒滅菌,放歸原處。
(二)干燥
將涂片于室溫中自然干燥或者置于酒精燈火焰高處,微熱烘干。切記不能直接在火焰上烘烤,以免菌體烤焦變形,影響對菌體的觀察。
(三) 固定
涂片標本面向上,快速通過酒精燈火焰外焰2次~3次,進行標本固定。固定的目的在于殺死細菌以固定其細胞結構;保證菌體牢固地粘附在載玻片上,染色或水洗時不至于脫落;同時改變菌體對染料的通透性,有利于著色,增強染色效果。固定時,以載玻片背面加熱處觸及皮膚而不覺過燙為宜(一般不超過60 ℃ )。
(四)染色
標本玻片水平放置,滴加1滴~2滴染色液,使染色液*覆蓋涂片區域,染色時間視不同標本和染料的性質而定。
(五)水洗
染色到一定時間后,傾去染液,斜置玻片, 自玻片上端用自來水沖洗至流下的水無色為止;或將玻片置于玻片架上,用洗瓶傾注水流進行水洗。注意沖洗水流不宜過急、過大,同時要避免直接沖在涂片處,導致涂片受損。
(六)干燥、鏡檢
自然晾干,或用吸水紙吸去玻片上的多余水分后再晾干,但要注意勿將菌體抹掉。*干燥后,用顯微鏡甚至油鏡檢查。